2010年11月18日

夢囈:英語授課與國際化

漢語授課與「國際化」背道而馳?

  在英語成為通用語(lingua franca)的時代,中文竟然成為阻礙國際化的障礙物,這個情況在臺灣尤其嚴重。臺灣對「英語」角色、價值的扭曲已經達到一個病入膏肓的境界,很大一部份要歸咎於馬英九先生(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對英語及英語教育過度重視,許多政治人物(無論在口號、噱頭層次,或是打從內心地)將「新加坡」做為榜樣;「英語」與「國際化」因而產生了異常強烈但又失真的關聯性。此一情形在大學中最為明顯。這一陣子新聞報導中可以發現「英語授課」與「國際化」課程強烈掛勾,彷彿只要用英語授課,整堂課的格調就變高了。平心而論,英語對國際化程度帶來提升是無庸置疑的,但並非國際化過程的核心。「國際化」是一種觀念、一種態度,而非建構於語言的選擇。

  這源自於扭曲的國際觀。想到「英文」就想到「美國」,想到「美國」就想到「紐約」,這樣能稱作具有「國際化」思維嗎?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問路,回答完解決問題之後居然對外國人說「Thank you」,甚至是「Thank you very very much」,偏偏不想想是誰該說「謝謝」;外國人努力地用生澀的中文問路,路人彷彿抓到千載難逢的機會練習英語,拚命地用英語回答,結果外國人一個字也聽不懂,如果不是被問的人英語不夠好硬要講,就是因為問路的人可能是一位法國人(許多臺灣人相信所有金髮碧眼的人都會說英語)。一般民眾有如此想法,除了整體社會內部逐漸造成這種思維之外,也有外在因素造成這種情況。聯合報意氣風發、得意忘形地與「New York Times」合作,發表了廣告臺詞:「打開聯合報,看見紐約時報」。實際上的做法是,每週二夾帶了一小份從紐約時報「精選」出來的新聞,配上時而有誤的翻譯,就這樣丟給讀者了。這不是知識、資訊傳遞該有的態度,讓它淪為高中英文課的課外補充教材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儘管我們不能否定這樣的立意對於英語閱讀能力提升是有幫助的。參考法國費加洛日報的做法,挑選了數個版面的紐約時報新聞,全部譯為法文,各類資訊完整,這樣的目的才是真正傳播訊息,而不是玩「大家讀英文」的遊戲:把重點放在「英文」上,只要是英文的都好,其他都無所謂。說英語、讀英文的人比較高級?這是一種對媚外者情緒性的反詰問句(很抱歉,我也很媚外)。我企圖強調的一點是:「知識傳播是知識擁有者的責任,接受者應享有無條件獲得該知識的權利」,「無條件」簡單來說在本文裡指的就是「不必透過英文」。「英語教學」與「國際觀養成」應停止掛勾、恪守分際,將問題核心回歸到提升「中文授課」的品質,並取消中籍教師對中籍學生「英語授課」的歧視性知識傳播政策,讓英語回到一般促進溝通、傳播知識/資訊的角色,而不是炫耀與自抬身價的工具。

暫時無解。

0 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