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8日

英譯中(五)

翻譯自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科學與科技報導《Language universality idea tested with biology method》。

原文網址:http://www.bbc.co.uk/news/science-environment-13049700

語言普遍性假說透過生物學方法檢驗

人類語言在大腦結構支配下具備普世共同特色,這個由來已久的觀點已經開始受到質疑。

傑森‧帕默(Jason Palmer)四月十四日(2011)

  刊載於《自然》雜誌的一項研究報告借用演化生物學的方法,以追蹤數個語系當中的文法演變過程。研究結果顯示,跨越不同語系的共同特色,事實上是在個別語言系譜中獨立演化而成的。研究報告作者群指出,驅使語言發展的不是大腦,而是文化演進。這兩種研究的核心概念皆是以一種稱之為「系統發生學」(phylogenetics)的研究方法為基礎。

  主要作者麥寇‧鄧恩(來自荷蘭麥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學研究所的演化語言學家)表示這個研究途徑類似於孟德爾的豌豆實驗,那項實驗最終導出性狀遺傳的學說。「觀察後代植株的變異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孟德爾]就能推論出控制變異的機制」,鄧恩博士向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解釋:「他正是從家族樹當中推斷出存在某種基因信息傳遞。我們正在做的就是同一件事。」

家族樹

  現代的系統發生學研究觀察已知存在血緣關係動物之間的變異,並從中得知特定結構在何時演化而生。至於他們的研究團隊則是探討以下四種語系的詞序特色:印歐語系、猶他阿茲特克語系、班圖語系以及南島語系。研究團隊注意「前置詞」是否出現在名詞之前(如:「in the boat」對照「the boat in」)以及主、賓語在各種情況的詞序(如:「I put the dog in the boat」對照「I the dog put the canoe in」)。

  此研究方法的首要步驟是利用上述語系關於字彙及文法的完整語料,並且為這幾種語言建立家族樹。鄧恩博士說道:「一旦有了家族樹,我們會檢視這些『後輩』語言中不同詞序特色的分布情況,然後建立演化模式,標誌出產生這些顯見於世的差異之最可能的因素。」這些模式顯示,在家族樹裡,可以看到不同語言結構會沿著分枝演變,也就是這些結構演變的方式和時間取決於它們所在的分枝上;鄧恩博士解釋:「然而,我們也呈現出這些語系的演變是根據它們自身內部的規則,而非普遍的定律。」

  「這與居主導地位的文法『普遍性理論』並不一致,而是意味著語言並非屬於任何有別於其餘認知的專門模組,而是廣泛人類認知能力的一部份。」研究報告宣稱「文化演變才是決定語言結構的原初因素,並以語言系統的當前狀態形塑且制約其未來的狀態」。

  然而,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暨奧克蘭大學演化生物學家羅素‧格雷強調,他們的團隊並不是要造成生物學和文化學之間的互斥競爭。「我們並不是說生物學毫不相干,生物學當然有關係」,格雷教授對記者說:「但是人類心智先天結構會生成這類我們已經長期在認知科學當中所見的『共性』,這樣愚蠢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

  哈佛大學認知科學家史蒂芬‧平克稱這份報告是「重要且受歡迎的研究」。

  不過,平克教授指出,這個研究方法需要證實更精密的細節,才能更全面地支持文化界限更甚於生物限制作為驅使語言發展力道的假設。「[作者團隊]指出人類心智具有一種傾向,能夠歸納不同類型詞組的排序方式;倘若人類心智是以單一、孤立的規則產生每一種詞組類型,這種方式就不會出現了。」

  「這種傾向可能只是局部的,在不同的語系也可能是藉由不同方式闡述,但這需要以語言使用者心智運作的角度來解釋。」

(一二三九中文字)

0 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