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4日

泰晤士河畔日記〈四〉(終)

最後一日,不復記憶的公園愜意行腳。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

  倒數第二天,也是實際上能在倫敦參觀的最後一天,我將之定位為公園之旅;在公園漫步之前,另外塞入旅遊書推薦與藝術相關的博物館,原因是我確知自己不會在那兒花上太多時間。早晨搭地鐵到肯辛頓與切爾西(也可譯為「雀爾喜」),依著旅遊指南先隨意逛逛薩奇藝廊(Saatchi Gallery),那是一間展示許多現代藝術新秀作品的陳列館。建築物內部潔白明亮,我自然是無心觀賞每件作品的巧思,現階段要我能心領神會實在太困難;踅一圈下來,三十分鐘之內就離開藝廊。

右上:廿世紀初的中國;香菸廣告。

右下:文房四寶。

左上:展廳中被我快速瀏覽過的雕像。

左下:二戰期間轟炸損壞的一面外牆。

  很快就轉往以維多利亞女王及其夫婿亞伯特親王為名的博物館,簡稱為「V&A」。那時有後現代主義特展,特展規定個人物品必須另外置放、不得攜入,於是我帶著惰性忽略這個特展。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陳列的物品包羅萬象,這回我主要只有觀看中國、日本的館藏物件;我認為特別有意思的是廿世紀初的香菸廣告和圓框眼鏡。即便平常對藝術不感興趣,來到V&A也發現這裡的收藏物頗為迷人,但我希望在最後一日進行公園大健走,因此將這座博物館留待下次再訪倫敦時佇足。

右上:肯辛頓花園與海德公園一隅。

右下:威爾斯王妃黛安娜紀念噴泉。

左上:松鼠。

左下:印象裡是在攝政公園裡的一座橋上拍攝。

  肯辛頓花園與海德公園比鄰坐落於西敏市,距離南肯辛頓博物館群並不遠。公園很大,平常要是沒有走路散步的習慣,逛起公園來,雙腿可是挺折騰的。公園裡的溪流與橋頗有情懷;我在每一趟旅程中挑取一件美好的事物,然後自我灌輸這是一趟舒適、難忘的旅程,在這一回倫敦之旅當中的美好事物大概就是這幾座公園。海德公園裡有一座威爾斯王妃黛安娜紀念噴泉,其實是一個環形水道,這時的遊客並不多,看上去大多是當地人,有帶著小孩的家庭,也有幾位女士和(大概是)學生坐在泉邊讀書。以前聽過海德公園不外乎是所謂的「肥皂箱民主」,不過這回完全沒有尋覓那時代的任何痕跡,純粹散步、純粹散步……

上:報春花山丘(Primrose Hill)上的景色。

下:暮靄中的報春花山丘。

  後來到攝政公園,主要是為了穿越它,前往旅遊指南上特別提到的報春花山丘,一個尚未被觀光客大眾發掘的景點,上頭一樣沒有多少遊客,多數是業餘攝影愛好者與當地的散步民眾。攝政公園裡有一間動物園,我當然沒有進去,也不確定是否有經過。一方面是因為空氣太冷,手在外頭拿著地圖會凍僵,另一方面,手上一直拿著地圖看來顯得愚蠢,因此只看個方向就把地圖收起來,中途經過什麼地方也就無所謂了。

右上:柯芬園市場。

右下:地鐵通道。

左上:倫敦地上鐵。

左下:橙色調的地上鐵車廂,連廣告也是橙色系列。

  傍晚日落後,我搭乘地鐵到柯芬園市場,其實沒有打算買什麼,只是想看看這地方是否與十年前不復記憶的模糊印象相符;不過後來我買了兩條桌巾,目前正擺飾在我的桌子和冰箱上,(或許)為我單調的房間增添英式風采。柯芬園一旁有倫敦交通博物館,瞄一眼門票價格就決定不進去了,但稍微逛過紀念品店,發現倫敦真是什麼東西都能賣,各種倫敦地鐵的標誌、圖像都可以成為各式各樣的周邊商品供「管」(Tube)迷珍藏。店內某個角落還有橙色地上鐵的周邊商品,心想既然買了牡蠣卡週票,乾脆直接去漫無目的地搭乘。如同其他路線一般,車廂頗為舒適,不過地上鐵的路線比較類似近郊外環鐵路,班次不若一般地鐵路線密集。這一趟下來,除了「滑鐵盧及城市線」(這條線只有兩站:滑鐵盧與銀行)以外,就連赭色的「大都會線」在內,所有的路線都已乘坐過。

回程的列車是前往巴黎迪士尼的季節特別列車,大部分的旅客正要去巴黎旅行。列車鑽出隧道,來到法蘭西的領土時,乘客們(尤其是小孩和日本人)略為驚嘆,但我卻盡是無奈。

2 個回應:

匿名 2012年4月15日 下午4:45 提到...

倫敦交通博物館還不錯,我很喜歡(裡面放置了超乎想像的數量的交通工具!),我並在裡面留下了一張駕駛雙層巴士的照片。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h/photo/iPkLCaJ8xOAXpGA0_JPF_YP703p8Jw290r6bN4aS6Kg?feat=directlink

順帶一提,博物館的門票包含自願性捐贈,你可以拒絕捐贈,價格會便宜許多!或許下次去的時候吧:)

Unknown 2012年4月15日 晚上8:38 提到...

我六月中會再去倫敦五天,時間頗為寬裕,肯定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