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6日

海島日記〈二〉

落後歸落後,巍峨的山岳間倒還有條挺像樣的現代高速公路。

Eurocorse Voyages」客運巴士車票。

  中午在GEO-GUIDE旅遊書推薦的餐廳「La Renaissance」吃飯。我入境隨俗吃了一道科西嘉醃製豬肉,種類並不少,我無法一一記得各類的名稱,但這一盤綜合的肉片有個共通性,就是口味非常重。這時我明白,在巴斯蒂亞各條有餐廳存在的街道上,我聞到的氣味就是從這醃製豬肉和科西嘉山羊乳酪散發出來的。歐洲科西嘉旅運公司(Eurocorse Voyages)巴士前往科特(Corte,發音為Corté)的學生票是九歐元,車程約一個半小時。不一會兒工夫,海洋的顏色就已被層層青山遮蔽。公路幾乎與鐵路的路線重疊,不時可見一旁高處的鐵道、仿羅馬式拱橋以及山洞。公路兩旁杳無人煙,偶有零星的房舍或牧場。我原以為這將是一條蜿蜒難行、容易暈車的山路,但事實上這是一條稱得上平穩的高速公路。在遙遠的蓬瀛只有水沙連高速公路得以媲美,否則在印象裡,那兒的山區沒有限速九十公里以上的公路。島上的公共交通運輸十分稀疏,火車在午後只剩下傍晚的班次,這是我必須選擇客運巴士的原因。中途經過前往加爾維必經的轉運站蓬特萊恰(Ponte Leccia),一位母親送孩子上車,並在車門口叮嚀到阿雅克修以後要記得打電話,然後孩子坐定後在車窗邊對著目送的母親獻上飛吻,這與《背影》裡含蓄的意境南轅北轍;基本上我還是習慣含蓄的文化。早上神經質地過度早起,因此事實上我在巴士裡沒有好好地看風景,而是打盹兒,一邊消化那「科西嘉的氣味」。

右:帕歐里雕像。
 中:聖十字禮拜堂。
 左上:聖十字斜坡道與遠方的山景。
 左下:科特是個由群山圍繞的山城。

  山谷間忽然有了聚落,巴士就在地勢較緩的一處停下。我預計在這座山城待上兩夜的飯店就在不遠處,名為「北方旅館」(Hôtel du Nord)。飯店的線上訂房系統看來先進,但真實的外觀令我錯愕,與鄰近斑駁陳舊的民宅別無二致;並非看不上普通的民宅,而是一晚索價超過七十歐元的飯店與我的想像有些微出入;不過內部是翻新過的,早餐則是與隔壁的小餐廳合作,頗有地方特色。後來才從飯店的簡介上得知這是科特最老的旅館之一。科特是一座大學城,這裡有間科西嘉島上唯一的大學科西嘉巴斯卡爾‧帕歐里大學(Università di Corsica Pasquale Paoli)。一七六五年,帕歐里以科特作為獨立的科西嘉的首都,並建立這所大學。法國於一七六八年從熱那亞共和國手中取得科西嘉以後關閉這所大學,直到一九八一年才重新建立。今年適逢復校三十週年,這座城鎮的牆上掛有各式海報,地方報紙《科西嘉早報》(Corse-Matin)也有一系列報導。

右上:從堡壘附近的平臺眺望山景。
 右下:民宅屋頂的訊號接收器。
 左上:奇峰頂端的堡壘。

 左下:階梯左側的建築物是「科西嘉故宮」(Palais national),曾作為熱那亞政府代表的官邸,科西嘉獨立時期由帕歐里改為政府及國會辦公室,現為科西嘉大學校長辦公室。

  星期六傍晚的科特除了餐館和酒吧以外,幾乎所有的商店和博物館都準備打烊,鄰近商家老闆互道「Bon dimanche」(祝你有個美好的週日)後,便把門給鎖上。我在商店打烊以前買了幾張明信片;然後在附近的斜坡道散步。科西嘉的地勢起伏大,我所到的這兩座城鎮都有許多坡度不小的街道,就那麼偶爾會突然勾起對新店國校路和碧潭一帶的片段回憶。我沒有走遠,只在城鎮裡觀光,四處看看一些有歷史的老房子。晚餐在一間小餐館解決。主餐是一種名為brocciu的山羊乳酪調製的寬麵,味道偏重但還能接受。飲料則是當地品牌的可樂「Corsica Cola」,我個人認為這個部分比較沒道理;後來發現此地的產品都喜歡冠上「科西嘉」三個字,功能如同「奈米」、「有機」一般,價格可以上漲一、兩塊錢。照理說,土產製品要比其他產品來得便宜才是。老闆邀我與他的朋友們同桌用餐,他們就像南歐人一樣失控;不過比起大部分開餐廳的科西嘉人,熱情到失控、人來瘋的狀況要好過其他人排外的島民性格。

右上:從觀景臺拍攝上城區與懸崖上的堡壘。
 右下:上城區遠景。
 左上:深秋時節少見的觀光團,主要是不用上班的銀髮族。
 左下:科西嘉博物館;二○一一下半年度的海洋主題特展。

  隔天清晨,早餐基本上都是甜食,自助吧檯上有各種口味的科西嘉果醬,店員還特別強調那是「科西嘉」的果醬,但我吃起來沒有特別的感覺,當然比我在里爾的宿舍早餐提供的果醬可口就是了,反正那就是「果醬」。這並不像「泰國米」,一吃就知道是泰國米;如果沒說,我也不會知道這究竟科西嘉不科西嘉。說白了,就是某顆草莓剛好長在這座島上,然後又那麼剛好被這島上的人摘下來做成果醬,如此而已,沒什麼特殊的地方。位於上城區堡壘的科西嘉博物館要到十點才開門,因此我先在附近的步道四處張望。後來越走越高,我走到觀景臺(belvédère),旁邊就是大約一百公尺落差的懸崖;我放任懼高症一邊發作,一邊小心翼翼地走上觀景臺的階梯。階梯本身很好走,上去容易,下來其實也不難,困難的是心理障礙。幸好此時周遭並沒有遊客,不會讓人看見我緊張兮兮地爬樓梯的窘態。觀景臺上仰望著建構在奇岩異石上的堡壘是個很好的角度,一旁較低處則是領報節教堂(église de l'Annonciation)的鐘塔,算是堡壘以外的地標。回到廣場(我把「place」一律譯為「廣場」,但其實面積一點兒都不「廣」)上,看到罕見的旅行團。深秋時節的旅行團,想必是以不用上班的銀髮族為主;他們的導遊大概在向他們介紹各建築物的歷史,我猜想要這群老人家進博物館的機率不大,後來果然也沒看到他們繼續朝博物館前進。科西嘉博物館是法國第一座大區層級的博物館,是科西嘉的人類學博物館,展示主題非常廣泛而具有全面性,從農、畜、五金等各種產業經濟活動到服飾、音樂以及科西嘉旅遊發展史等等。今年下半年的特展是「我們的海」(Mare Nostrum;古羅馬人對地中海的稱呼),完整介紹與科西嘉息息相關的地中海的各類相關文物。我在這間博物館參觀了兩個小時,到我出博物館時已是正午時刻,外頭天氣開始熱了起來。

右上:科獨武裝激進組織的噴漆。
 右下:科獨分子將雙語路牌上法文的部分噴漆塗銷;阿雅克修的法文忘了塗掉。
 左上:科西嘉大學的田徑場。
 左下:科西嘉大學瑪利安尼校區。

  一路沿著階梯往雷斯多尼加(Restonica)河谷步行;這條河的較上游處有登山客的露營區。沿路的路牌大多有法語/科西嘉語並列標示,噴漆塗掉上排法文的現象很常見,我在巴斯蒂亞時還沒有看過,頂多只看到少數牆面以噴漆寫上激進武裝組織「科西嘉民族解放陣線」的縮寫「FLNC」(Fronte di Liberazione Naziunale Corsu)。在科特則是四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噴漆字樣、圖案都有。我不是法國人,對於科西嘉問題沒有看法,唯一有意見的是牆上噴的「自由」(Libertà;或譯為「解放」)這個字眼。我心想,科西嘉人究竟哪裡沒自由了,恐怕是過度自由,因此普遍沒有禮貌。科西嘉有精彩的自然景色,但我對於至少是我遇過的科西嘉人(來自於郵局員工和大部分餐飲業者的投射)沒有好感;回到內地以後跟著法國鄰居一起帶著大陸觀點批判島民。腦子裡又想到蓬萊瀛洲,還有忘了在哪兒曾經讀過的句子:「各省吏治之壞,至閩而極;閩中吏治之壞,至臺而極」以及「臺民之喜亂,如蛾之撲燈;死者在前,投者不已」。我的好友E夫人曾說我不認同臺灣;我想我是有認同感的,但沒辦法對所遇到的缺點視而不見(而且會放大檢視)、沒辦法把黑的說成白的。

右上:科西嘉鐵路科特車站。
 右下:橋上的鐵道,穿越塔維尼亞諾河(Tavignano)。
 左上:科特車站的月臺。
 左下:列車上印有「SNCF」標示;科西嘉地方行政區宣布明年起終止國鐵公司的經營暨開發權。

  假期中,學校的田徑場上空無一人,尤其這一天是星期日,除了科西嘉博物館以及少數餐廳以外,這個城鎮幾乎是停擺的狀態。繞過田徑場以後就到了科特的火車站,外型較巴斯蒂亞車站簡陋,但在這座山城中可謂恰如其分。火車時刻表上,星期日是有班次運行的,但火車站沒有開門,我納悶著,是列車進站前幾十分鐘開門售票嗎?或是難道可以直接在車上購票?抑或是時刻表亂寫,其實假日沒有班次?我在月臺邊拍攝了兩三張相片以後就繼續走在返回旅館的路上。隔天購票的時候我仍然沒有針對這個小小的疑惑詢問櫃檯女士,好奇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逐漸消失。

回旅館房間後,午睡了好一陣子。這比起逛博物館更像是真正在度假。

0 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