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1日

文學的用途

無用之用?

  假如你看到標題之後認為我將要為文學辯護,那你就錯了。相反地,我會毫無掩飾地宣稱文學無用。有朝一日我甚至會反對文學作為一個學科,但那還是未定之事。

  上個學期,在我對文學的興趣喪盡之際,選到一門必選修課「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稍微扭轉了我對外國文學長久累積的壞印象;這學期選到「二十世紀英國文學」,在談 John Henry Newman 的《The Idea of a University》當中闡述大學/教育的用處的時候,授課教師突然討論起文學的用處,於是我大感失望。我記得去年上「1600-1800英國文學」(改制前的課程名稱),那時的授課教師也討論這個話題,而且討論了將近整個學期;幾乎可以說他整個課程的宗旨就是告訴你文學的用處何在。

  我今天來上文學課,要不就討論文學作品裡的內容,要不就介紹文學史或某文學作品的時空背景,要不就以文學作品為例試圖運用文學批評理論,但請不要告訴我文學多有用處,因為這不是一門形上學課,而且也只有沒用的東西才需要人們一直說它有用。一個學生修文學課並不是因為文學有用,而是可能因為他純粹對文學有興趣;假如選課的依據是用途的多寡的話,那麼這所大學的許多課程坦白說都可以停開了 (我並不反對)。就我自己的案例來說,我修文學課並非因文學有用,也非因我有興趣,而是因為「英美斷代文學史九選五」必選修一定要選滿才能畢業。這不是我的錯,是各位偉大英明的授課教師把我對文學的興趣磨光了。其實我要感謝他們,因為他們讓我明白不要對沒用的東西太有興趣,以後才不會餓死。

  在這個學期,我另外修了一門「法國文學名著選讀」,那是「文學與文化專題」的必選修課程之一。我越來越能認同逐句解釋的上課方式,總比空靈縹緲的有用之辯好上千倍。況且在學生對法文的閱讀能力還沒達到與英文 (一般臺灣學生的第一外語) 同等的閱讀能力的情況下,文學作品閱讀作為外語教學方式也是值得採納的。

有錢人想花錢讀文學當然可以,甚至連不上大學都可以。普通人沒有任性的權利。

1 個回應:

宥節 2010年7月19日 清晨7:33 提到...

時間對一個學歷史的人而言(雖然我不是主流派的)是必要存在的,時間的流逝架構出歷史的維度和廣度.對於有新鮮感的事物,我習慣從頭讀起,一字一句咀嚼,以致於太陽已升,雞已啼,我還沒睡.我笨到忽略外文裡包含文學,難怪你對於我的跳躍思考,亂用詞彙,無責任的胡言亂語感到有趣.文學如果無用的話,歷史不就更"無用"了嗎?一門學科如果愈往裡鑽,好像就會只剩無趣與死硬的理論.先不管肚子吧,文學..很美的,如果每天山珍海味吃到撐想吐,生活中卻沒有美,這裡生活你應該也不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