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0日

南高盧記行‧第參章

大教堂內部陰涼不少。

《!》注意:所有相片皆由作者拍攝,且其一切權利皆屬作者擁有。

  下午三點左右,我們徒步前往富維耶山丘上的古羅馬劇場遺跡。

右上:從山丘頂端拍攝。
 右下:舞臺布置並非古蹟的一部份,那是作為即將到來的藝文活動之用。
 左上、左下:歷史古蹟。

  說真的,我對這個景點的歷史故事並不那麼在乎。不外乎就是羅馬帝國的勢力來到這個地方,把北方的高盧蠻族打跑。富維耶山丘的地形是易守難攻,因此成為羅馬人的聚落。人們所聚集的地方就會發展出文化活動,這個古代劇場便是由此建造。

右上:富維耶聖母院。
 右下:鍍金的瑪麗亞雕像。
 左上:上部殿堂的入口。
 左下:下部殿堂的入口。

  接著,我們再往上走到山丘的頂端,參訪富維耶聖母院。事實上,這座宗教聖殿是由兩個教堂所組成的,分為上部和下部。旅行團領導帶著大家參觀上部的教堂。教堂外面十分乾旱燥熱,因此領導悄悄打破了不能在教堂內「演說」的規矩,先帶我們到裡面坐著才解說這座教堂的歷史與內部牆面圖像、裝飾。

右上:聖女貞德。
 右下:被處火刑焚燒的聖女貞德。
 中上:教堂的彩色玻璃窗。
 中下:下部教堂的出口。
 左上:里昂市區一覽;「鉛筆樓」與頌恩河(隆河支流之一)。
 左下:長得像艾菲爾鐵塔的「富維耶金屬塔」;它的現代性與聖母院形成尖銳的對比。

  我不打算重複敘說聖女貞德的傳奇故事了。這大概是女性主義早期的發端吧!儘管我從來不相信這些相關的神蹟故事。我在教堂內部拍攝一些相片;我很清楚開啟閃光燈無助於把相片變得更清晰明亮,反而會破壞相片的色彩平衡。領導解說完以後,我們有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到處逛逛。我原本打算拍攝一連串從山丘往下照的里昂市中心相片,回家以後可以接成三百六十度全景圖,但幾天前我做完以後,我發現效果不如預期。我當時應該要帶腳架的,不過我也懷疑我是否能在對熱的抵抗能力超弱的情況下帶得動腳架。

右上:火車窗面上的雨絲。
 右下:雨停了。
 中上:窗外的鄉間景色。
 中下:經過一個車站。
 左上:漸漸地進入山區。
 左下:向晚之陽斜映在軌道上。

  里昂僅是我們在前往真正的南方之前的落腳處,簡要的參觀過後我們便搭乘纜索電車下山。接著搭地鐵回到國鐵公司的里昂帕爾杜車站,準備搭火車到科諾伯勒。這並不是高鐵,車程大約要一個半小時。我從車窗向外拍攝不少相片,也用相機的錄影功能隨意錄製了兩段短片。

  錄影效果並不是很好,因為我要避免車窗反射而照到我自己和鏡頭,只能一直斜著拍攝;畫面顯得頗受限制。火車經過好幾座車站,但我剛好都沒抓準時間,沒能錄下播報的聲音。

科諾伯勒車站前。

  我們計劃來到科諾伯勒的原因之一是要品嘗多菲內焗烤。當晚也是世足德國隊與烏拉圭隊的季軍賽。事實上,我對此毫無興趣。世界盃總是了無生趣,因為他們背負著國家榮辱的使命,必須採取謹慎安全的戰術。太過謹慎的時候,整件事就會變得無趣。

  我在十點左右入眠;隔天完全不受時差影響。

待續。

0 個回應: